初见蒋群力老师,是在大约三年前的一场关于养老空间设计的论坛。作为论坛主持人,蒋老师从容自若,一丝不苟,他并不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总是点到为止,游刃有余的把控全场。如今,在大多数年轻人开始追随“佛系”生活态度的时候,作为一名经验丰富、在业内具备权威话语权的医疗养老建筑专家,蒋群力老师仍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做事的认真与严谨。他的眼神中依然透露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对医疗与养老建筑设计的不断探索与求知的欲望……
化茧成蝶,并非一蹴而就
建筑是设计人有想法的物件
也是观赏人产生很多想法的物件
空间可以很单纯
想法可以很丰富
建筑师在大众面前有很多表现角色,像艺术家一样站在台前的,只是一小部分,也最能吸引大众的关注。而还有大批建筑师不能站到舆情的前沿,做了巨量的幕后工程组织工作,这是很多人看不到的。从事建筑师职业,平时要消耗大量的个人时间和精力,似乎已是行业常态。也正因如此,能留给自己整理思绪的时间少之又少。三年前,蒋群力老师曾对自己做了一次比较严格而深刻的“训练”,将自己积累的知识碎片、散乱的研究进行整理和归纳,把自己对于建筑、文化、医疗与养老的相关思想,放到朋友圈中考评,探寻效能、环保、健康的新路径。
对于建筑,他并不是一开始就有如此深刻理解的。人,必由教育而开蒙。他自幼阅读能力极强,学习成绩优异,然而当时的教育资源匮乏,他对建筑没有任何了解。1977年末,中国又恢复高考,给一批人带来了希望。他的初中老师考上了大学攻读土木专业,受此影响,给他带来一丝憧憬。名列前茅的他对于高考有着十足的把握,却对于未来的选择充满了迷茫。文革甫一结束,原始家庭的意识中对高等教育相当模糊,甚至在考大学选专业时遭到了父母的反对。但他依然凭借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现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有良好基本功的他在大学初期成绩骄人,在之后学习中国建筑史、西洋建筑史等课程后却倍感压力。由于成长学习环境的原因而造成的知识积累不对应,使他理解专业课程出现障碍,往往只能读其字却不能解其意。但他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望,而是在以后的很多年里坚持不懈,化压力为动力,利用业余时间看书积累,一点点完善自己的知识库。
大学毕业后他留校任教,1990年调回石家庄,就职于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那个阶段,他过着“被安排”的生活,对于生活和事业,没有幻想与规划,就在这样“按部就班”的日子中,对他影响颇深的两个转折点悄然而至:
第一个改变发生在1992年,那时他因工作被派去日本学习。就是这次考察,使他如社会学家一般看到了日本的建筑文化与民生、自然之间的关系。日本建筑师和众多爱好者在建筑文化理念上的广泛性和国际性给他带来强烈触动,打开了思想的更广阔的天地!他开始意识到建筑学只是世界文化构成中尽管重要却是不大的一部分,不必用痛苦的方式去接受。这次学习改变了他对建筑的看法;
第二个转折,让他对建筑学的理解更加透彻。那是2000年,他有利用机会到天津大学“回炉”。当再次回到学校审视过往,给了他把知识碎片串联起来的契机,也就在那时,他对建筑学真正领悟并建立起自信心。
自那时起,他开始了对自己的重新思索。在面对职业岗位的选择和利益诱惑时,他坚定而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继续建筑师的这条道路。从历史及现实表现看,对于扎扎实实做工程的人常常缺少必要和足够的关注,因此他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并不被看好。而如果选择其它的路,或许取得的业绩会比现在辉煌的多,但他从未后悔过。他彻底透悟了:发现自己对于建筑是真心的热爱着。
没有人会在闲暇时选择“逛”医院,而他却常往医院跑。通过与甲方、医疗专家、医护人员、病人的交流,实际去了解怎样的设计更能满足人性化需求。他的书柜、办公室有不少事关医学和养老的书籍。从建筑专业的学习扩充到医学界的钻研,不断的学习、探索、积累让他的知识理论系统逐渐成熟,十几年的积累让他对医疗建筑有着深刻的内心体会。
从建筑到医疗养老建筑,需要更专业的知识和更精细化的设计。他把工程组织、方案创作、文化理解等进行整合,逐渐摸索出自己的方向。2008年汶川地震后,蒋群力代表河北省前往四川平武县医院参加援建。已经具备一定经验的他做了大量走访调查,三个多月的时间,化解矛盾、梳理调节各个环节与关系、多次回石汇报……最终完成这个十分有难度和挑战性的项目。
为了把专业知识融入设计当中,蒋群力在做每个项目时都进行多次考察,注重每个细节,他不是医务人员,却有着更广泛的专业认知,他是国内医疗建筑领域两本权威杂志的编委。在他的建筑设计中,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做出充满人文关怀的设计方案。将建筑设计与医疗功能相结合,做出甲方满意,病人舒适的作品,是他始终坚持的初心。
2010年建成的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为了做好这个项目,他看了大量关于精神病学的书,包括相关的教材、诊断、社会评论,以及精神病人的文学、绘画作品……通过一年多的研究,他提出了医院真正长期想解决却还不知道如何解决的问题。比如:为了防止精神科医生在做治疗时投入状态而后无法抽离,他在设计中刻意做了一个完全替换性的环境,让医生和护士有单独的工作区,既方便跟病人交流,又能很快回到温馨的正常人社会。通过工作环境的调整,让精神病医生的尊严升格,这是建筑师要帮医院解决的问题。这不是简单地画图,而是需要医疗建筑师将人文关怀、行为学、医院的研究等问题综合组织在一起,然后形成一个精彩的医疗空间。在设计过程中,蒋群力强调,要“胆大心细”,“胆大”就是敢于突破固有格局,“心细”就是运用强大的技术逻辑和手段来支撑、掌控好项目全局。
建筑师的类型有很多,有一类是:不单倚靠表现图,更多的是帮助业主建立解决问题的新概念、新思路,并且解决实际问题,蒋群力正是这类建筑师的践行者。
不久前,沙河市人民医院的领导向他咨询一片用地的筹划。经过了解后,他向院方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要结合建筑特定条件,不再走豪华路线争夺市场,要把医疗资源下沉,服务于广大老百姓;第二,要结合自身的医疗覆盖区域,针对实际服务范围走出自己的道路;第三,要结合医疗资源,发挥长项优势,进行资源整合。他的分析让院方听后心悦诚服。在医疗领域,他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凡是接触过的人无不被他丰富的专业知识折服。然而,蒋群力心中始终有个声音告诉自己,不能止步于此。即使已经在医疗建筑领域具备专业话语权,他依然在不断的探索和提高。在不久前中标的沽源县人民医院项目中,他就做了一个不同以往的建筑形式。结合沽源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民俗特色,将现代文化进行融合,标志性极强。这是蒋群力对自己积累的经验所做出的实践。
建筑师真正成熟起来的标志,是不再只关注建筑,而是开始关注城市和建筑之间的规划关系,以及城市建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这是建筑师需要达到的境界。蒋群力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地融合和提高,只因为他心中充满了对建筑的热爱。
多年前,蒋群力曾身临其境地感受日本建筑大师丹下健三、美国建筑大师理查德·迈耶的建筑作品。建筑大师们对于现实世界与知识的高超结合与运用,使作品所体现出了的建筑本质与核心,令他十分钦佩。大师们不仅是新思想的发现者,更是建筑实践勇敢的探索者。蒋群力也正是怀着一颗探索者的初心,去开拓医疗建筑行业更广阔的道路。
医疗与养老建筑设计,是漫长的积累和探索的过程。从事这方面的建筑师,多数有悲天悯地的情怀:可以让自己拮据,让自己暂时没有辉煌成就,但唯独不能少了那一份情怀!他们要不断挖掘人的内心,去了解和观察人的心理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过程是面对的庞杂、细琐而枯燥的,对蒋群力老师来说,却充满了探索的乐趣。他曾到省四院的放疗科连续去了三个月,与几岁至几十岁的病人聊天,在那里感受、了解他们到底需要什么?“我做出来的设计应该是带人情味的。”他说。他把对人文的关注、对人生命的关注,最终通过技术手段、用作品表达了出来。
做建筑师,首先要珍惜热爱这个行业,蒋群力老师说。并不是建筑学毕业了就是建筑师,这是个终生职业,要有长期的心理、学识和物质准备,不能急于一时。而且,建筑师的知识结构广杂,对于即将踏入这个行业的年轻人,他建议:一定要选择一个自己的优势方向坚持下去,建筑设计已经是一个很完善的体系,只有把一件事做透,才会对自己的事业乃至自己的团队有所帮助。
“探索”不仅是蒋群力工作中的航向标,也是他生活的态度。年过“知天命”,他仍然保持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他坚持每天运动健身,如果让90后的小伙子和他比一比肌肉,还真不一定谁输谁赢!当然,他所做的一切并不是为了炫耀,而是感受科学锻炼所带来的变化,享受其中的乐趣。他爱好旅行、读书,现在,他只想认真过好每一个当下。谈及未来,他说,“想在医疗建筑领域里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表达中国文化的医院建筑。从空间到技术处理,满足院方要求,同时也满足对建筑的文化欣赏。” 探索者的脚步从来不会停止,探索的高度也没有终点,但我们都知道,只要还在前行的路上,就能收获更多的美好。
图文选自:《河北建筑装饰》34期【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