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河北 About Hebei
您的位置:首页 >> 风情河北 >> 旅游休闲    
【观察 • 思考 | 乡愁乡建】程辉——乡村造园和什么有关?—溪山行旅...
发布人:网站编辑  点击量:1965  上传时间:2019-07-05 15:24:45  审核人:网站编辑  审核时间:2019-07-05 17:55

 

民宿,可以看做为现代都市人建立起情感联络通道,它联络了城市和乡村人之间情感的桥梁。民宿,是一种现代生活方式,让都市人自然地融入到这样的一个熟人的社会,享受田园的静谧生活的过渡地带。

孙铮 · 梁军 · 程辉 · 柴国宏

 


穿过村子里的普通巷道,推开那扇隐秘的院门,一片废弃的宅院铺陈眼前:几处旧宅已坍塌,灌木覆于瓦宇之上,姿态肆意,参差浓茂。旧宅在北侧自西而东,链接的已分不清残垣几处。所空出的庭院,因南面商铺的掩映,与街道隔离,隔离了小街上的人事与车声,将片刻清净还给了这三亩宅院。

场地南北向不足十九米,东西向近百米。在狭长的空间行走、高大灌木和?垣交替背后,我隐约地感到了某种幽谷林泉的意味。我说不清这意象的来由,是来自场地的狭长形态?还是来自对宋人山水的观摩惯性?但这确是我初次踏勘场地的结实感受,“闭门即是深山”的一个空间意向也就随即清晰。

 

 

旧宅场地

废墟概念是在我整理场地图片时产生的:失去顶棚的室内空间与庭院构合,变得开放;残垣也因结构属性的丧失,“进化”成为了景观;原本人工建造的房子开始具备了自然属性,建筑回归了山林,与自然的脱离开始缓解。明人计成早在《园冶》里的“无以花木,也成园林”句,强调门楼知稼,廊庑连芸的自然性,宣判了建筑自现代主义以来纯粹的存在主张。

以此废墟概念,建筑的时间性与灰空间等丰富而模糊、介于人工与自然两可物的想法,成为我后来在设计与营建中持续兴奋的内容。

 

关于山水与行旅

 

场地北面邻居院里的南房,也称“倒座”。在北方,既然是倒座是不能开大窗的。当北墙拆除后的景象有些让人沮丧:距“倒座“不足2米,有的倒座还有大窗,有的倒座带二层的阳台,场地外部环境复杂无序。

南侧整排商业用房的雨水是向北排到本院的,院外的东西两巷又高于南街,雨水组织设计的难度可想而知……我尽量用中性的语言代替对场所的主观交代,原因是想尽力回避对错综设计问题的回顾,终结这现实的、复杂性描述。

场地周边及古村内外有不少九十年代以来新建的“瓷砖平顶房”,这一类型范式是中国北方城郊村民自建新房的首选。近城市生活与文化的干扰耕作晾晒的需求减弱,使新建多层与或后期接建的便利很难说清是欲望还是现实。但这种自设自建自治式主流形态,正以它自身的正确性,逐步在吞噬着原生乡村的理想形态。作为一个外来的设计者,总是心怀拯救这个现象的闪光的空降宏愿、实现一个逼近超验的设计、同时也是表达自我存在的隐匿心态。在经历了一个感性的、形态游戏的把玩阶段后,场地的诸多问题与技术的折中,使“坡屋合院”形态逐步确定下来。

房子坡顶的正、侧形态组合,秩序中带有某种自由性,最重要的是能对北邻复杂环境与人事因素,做视觉的相互规避。局部的二层让开了投向后院的阳光;常态化的山墙硬、悬交错,配合坡顶有了山峦意味。

藤森照信曾对坡顶的象征性与空间魅力有过痴迷的探索,这与宋人郭熙对自然山水的可居、可游性描述有某种契合。坡顶在与自然呼应的同时,还刺激了人们由猿祖继承来的攀爬欲求,在山峦的形态间增添了身体性的体验实现,这促使我在每套院落的平地与其房间的夹层创建了一个蹬道系统,通过转换平台增加坡顶的停留性,动线总体上与平层的出入构成了立体的“行旅环路”。

 

 

                                                                                                                 

 居游宅院图示

 

院外狭长的地块,虽然断绝了回游式园子的思考通路,但是给深远及幽的表达提供了机会:纵深处,西高东低落差近1米,做成渐进的“沿溪而上”;七处庭园皆由这条“山道”链接;平行看,屋脊连绵处,有山踏入阁、院墙剖面为洞,内见重檐倚树。房子虽然不大,以小见大,成了山的指代,即山是房、房也是山,房外有院、院外是岸,岸间为水,院外的行者可隔岸观山、摘花换酒;墙内的女史低吟浅唱,看与被看。房子向外看的是红尘;关上门,书房就是世界。                            

 

关于灰空间与庭院

 

我尝试将建筑与庭院组合成L型合院的方式,争取日照,也体现着睦邻组合关系。这一最小程度的互看庭院形态,保持着对密斯式平面流动空间学习的同时,因局部的二层存在又接续了街道、门楼、院墙的层级推进。

彭怒曾对习习山庄的“L”空间原型给予很高评价,鉴定其在“表达中国山水转折多变、完成对偶意境上提供了可操作的手段”。我也试图将“L型“,用角接的手法实现每个庭院的接续,后因南北的尺度条件过于尴尬而作罢后,庭院间流动性尝试回到对庭院个体空间层次的推敲。

 

                                                                           

葛如亮在80年代习习山庄设计平面图示

 

房子的坡顶向庭院出挑了900,提供了容身空间。无柱出挑的最大程度提供了流动性同时,柔化了建筑的存在,形成对庭院的过渡。传统的出檐总有向上翘起的表情,而我将檐口控制在2.4米,以这个压低的手段,一是为了裁切院外南邻屋顶上的杂芜,保持望由房间望向庭院时保持图景的纯粹,二是使这个流动的灰空间加强对身体的蔽护感知。

房子开向院内的落地门窗,都加已2公分宽竖向的竹木格栅装折,在阳光充沛的冬日会影射成室内地面的光栅;院外商铺的后墙上,燃气管道、表箱,切要而碍眼,也同样用木质方格加以遮挡后,形成一层近60余米长的立面表皮。尝试营造与每个院子的室内格栅装折两相,有机呼应,消解了南北空间的局促,勾兑出某种二次元的平面特质。

 

 

 

《读书山馆》里的装折应用

 

关于旧场地之用

 

像溪山行旅这类处于城市边缘的院子有很多,但能因古村之实,幸免于造城“侵袭”的为数不多。在这样的语境下,如何理解乡村之“用”?物尽其用,用之则不为废,不废皆景才是前提。

对于废与不废的边界和反应,其基础还在于主观与客观环境的契合上。在这一点,庄子已经给出的深刻答案:提倡把真正的自由精神,化为广谱的精神平等。所以在用的态度问题上,不仅要呈现设计手段的取舍,也反映出生活方式、精神价值、和集体人格的趋向。

现代乡村美学是从有用之用,到无用之用一种新物用主义美学。以自然之美为目标,以朴素之用为路径,从建筑到景观、从室内空间到陈设,突破物品与废品的二元边界,是乡村建设的思想主轴。

 

 

 

                                                                                                           

溪山行旅设计图示

 

 

 

 

 

 

主办:河北省建筑装饰业协会 技术支持:常宏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石家庄市鹿泉区上庄镇槐安西路395号河北建研科技研发中心9号楼1单元6楼
电话:0311-89179551 E-mail:hbjzzsxh@126.com 冀ICP备15024714号-1 总访问量:33830622